多点接触挖掘用户可感知的设计价值──淘宝UED陈小桃

DSC_6188

人物: 陈小桃:淘宝UED(交互设计专家)
简历:现任淘宝UED交互设计专家,2004年加入网易,担任UEDC交互专业线广州地区负责人和设计经理,负责无线,音乐,社交等业务的体验设计及团队管理。2012年加入阿里,负责淘宝多个垂直行业市场的体验设计、产品UED和专业线的管理,曾负责一淘网优惠线的共创与体验设计。专注多终端,跨平台产品的体验与研究,参与移动设计实战手册《方寸指间》的编写。

花瓣设计:Hi,陈小桃您好,您认为PC端和移动端产品的交互体验区别在哪?
陈小桃:区别还蛮大的。移动的体验是随时被中断的,受到的干扰比较多,比如在输入方式的操作体验就会比PC上难,它会被环境各种干扰,抖动一下可能就输错了,键盘太小我也不好输入等等。所以在移动上更倾向于减少输入,通过语音去解决一部分的输入问题,也有用其他传感器来设计更多的解决方案和创新。在移动设计上我们更推崇用五感,比如通过手机的振动可以传递给你触觉,在听觉上也有一些新的体验,我们在多触点挖掘用户可感知的工作坊里也举了一个例子,HayDay在iPhoneIOS7.1版本的游戏设计里,使用了自定义声效,推送消息“羊毛可以剪了”,它就会直接用咩咩的羊叫声来提醒你,提升推送的辨识度,原来大部分的推送消息可能就是一个振动或者叮叮声,用户根本不知道哪个应用给你的推送,像HayDay游戏现在的羊叫、牛叫或者鸡叫的推送,辨识度非常高,通过声音听觉的传递就可以让用户马上知道HayDay推送消息给你了,应用的就是五感设计当中的其中一类感知设计,相信在体验经济发展的趋势里,感知的设计会开始更受重视,也会有更多的方法去做挖掘和分析。

花瓣设计:您是如何确定要传达的信息可以被用户感知到?
陈小桃:其实这是属于感知设计内的范畴。对于感知大家可能都会觉得蛮抽象的,在互联网设计里可能大家最近会较多的讨论频率,但在工艺设计领域应用是比较多的,谈及最多的是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我们在互联网设计内结合服务设计改良的一些方法,涉及用户体验地图的情绪分析,五感的变化,愉悦强度的增减。希望通过体验地图拉出用户情绪的低点,通过针对单点的同理心地图,以及五感分析图表把情绪很主观的一些东西,用相对科学的方法去做提炼,这个方式属于项目前期的评估及分析研究,也可以结合用研来做,这个可以看项目自身是否具备用研的资源。在项目后期可以通过数据或者可用性等方式来验证。

14055934039942

(陈小桃工作坊)

花瓣设计:通过哪些数据可以去调整分析设计?
陈小桃:我们在工作坊里也有介绍到体验地图,情绪线的值在项目过程中是可以做定量赋值去做分析的,这样拿到结果会更为严谨客观;单点的同理心分析,是与用户共建的。会关注在单个触点上,用户会说什么,想到什么、做什么,感觉什么,从用户的角度去分析产品的痛点。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是可以有效结合的,在五感分析图表上的强度的变化也是可以赋值做定量的分析,每个工具本身是希望可以通过维度的划分,更为精准去定义和挖掘触点。

花瓣设计:您参与移动设计实战手册《方寸指间》的编写,能给我们分享一下这本书么?
陈小桃:这是阿里集团交互委员会无线设计组课题的研究产出,是多位移动领域资深设计师、专家一同编写的,遵循我们推荐的移动设计原则“简洁,高效,一致性”,每页一个内容,图文结合,让设计师可以快速了解移动方面的基础知识,原则,方便设计师移动携带,碎片化阅读和实战查找。去年在移动设计上,有些是刚入门的设计师,有些是已经有一定项目经验的,也有些很资深的,你会发现一开始做移动项目讨论的时候,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很多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我们当时在讨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时,也就希望能够把移动设计的实战经验给到移动设计的设计师和项目成员,让大家能够快速知道移动设计的基础定义,传感器及通用规范,比如屏幕的尺寸、手指触屏的运动轨迹,用户常见特征,传感器的用途。《方寸之间》的图书大小,也是考虑到实物的“移动特性”,能够方便携带,随取随用;同时也考虑到阅读的碎片化,每个内容我们就做成一个卡片,不管是随意翻阅还是查找阅读都能够快速获取每页的内容要点。

140559382691

(陈小桃工作坊)

花瓣设计:您作为资深的一个前辈,对现在年轻的设计师有没有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陈小桃:设计师是蛮辛苦的,相信很多设计都有过“加班”的经历。其实设计师从技能上是需要做沉淀的,不管是交互还是视觉都需要多做多练,有更多的项目经验。有一定基础沉淀之后,需要去思考下一步要怎么深造提升自己。比如说交互,除了本身的交互技能,结构化思维和流程的逻辑思考以外,同时需要横向知识面,比如用研、视觉,前端,技术的知识,懂得分析形象,剖析需求的要点,同时能够跟各环节的项目成员沟通协同,分析业务的趋势,评估产品的可行性,不只是单纯的执行,针对每个项目都需要有出自专业的分析和思考,同时能够跟进后续的验证及数据的变化,用户的反馈等等。
我举个例子,一个项目的常规流程:1. 需求分析(行业竞品,用户问题列表,商业目标,用户的痛点)2.需求拆解,通过设计方法&流程的运用(行为路径,五感分析,体验地图等方法工具或其他),设定痛点解决的方案及设计目标,3.原型设计,视觉设计 4. 监测&迭代(可用性的测试,用户反馈,数据分析等),可用性测试可以穿插在每个环节,监测走查后,基于问题对项目继续进行优化迭代。对于设计师来说,需要基于一定的方法和流程有完整的项目设计经验,同时能够基于不同的项目获取不同的经验,不断去补足和综合的提升自己。

花瓣设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更多关于IXDC国际体验设计大会资讯→IXDC国际体验设计协会

backgodesign

45

Related Posts

输入文字回车以搜索

Back To Top